滤桶养鱼分享:大小缸装备、开缸情况及缸内生物详情
养鱼时,过滤系统相当重要,不同滤桶的使用感受差异极大,我们要好好探究不同滤桶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!
前置桶优势
前置桶配备了四个提篮,其滤材量最大能够装接近10L,最下层滤材是伊罕环以及使用了1年的淘汰尼环,上面三层是从粗到细的生化棉,它自带的1000流量分离式水泵当前置时用不上,不过设计非常巧妙,能够在不断水的情况下清洗前置,极为方便,例如日常清洁鱼缸时,这种设计能够节省大量时间。
辅助过滤状况
选择T110作为辅助过滤,原本打算让它承担物理过滤的工作,然而它却无法吸起缸底的便便,现在它只进行全生化过滤、除油膜以及水面造流增氧。它所使用的滤材是生化棉加上2L喜瑞环,当使用伊罕球这类容易堵塞的滤材时,水短路的情况非常严重。我在自家的大缸进行测试的时候,就明显察觉到了这个情况。
过滤效果展示
用大缸来养原生鱼,在没有水草的情形下,能够长时间仅仅加水而不换水。我进行了两个月的测试,鱼的状态良好,然而TDS从200多上升到了快400。开缸后的头一个月每周都换水,水不肥,草也不长,后面两个月不换水,经过猛喂食并且埋根肥之后才有所好转。这表明合理的过滤配置对于水质以及鱼草生长而言是很重要的。
滤桶使用建议
我个人认为,要是使用滤桶,滤材量起码得是水体的5% 。由于我养的鱼密度较大,所以就按照10%以上来配置。并且,因为滤材空间有限,所以不能使用太差的滤材,至少得是尼环 。经过实际测量,流量至少要是水体的5倍以上。就像我养了很多原生鱼的鱼缸,就是严格依照这个标准来配置的。
UP120使用感受
严格来讲,UP120不算滤桶,而是外挂过滤,它与滤桶原理相近,不过由于体积原因,滤材量少且流量大,走的是流量路线,其过滤棉承载能力有限,容易堵塞,比较适合养草,要是养异形这种能吃能拉的鱼就麻烦了,水一两周就会变脏,清洗也很困难,我养异形的时候,就被它频繁堵塞折腾得够呛。
解决UP120问题
建议给UP120的进水口加上棉,或者把进水口的高度提高,使其只承担生化过滤的职责。在便便处理方面,有强迫症的人自己动手抽取即可,懒人在换水的时候抽取就行,不过换水的频率不能太低。我试过在进水口加棉后,堵塞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。
对于习惯使用底滤的朋友而言,你会乐意尝试用滤桶养鱼吗 ?若感觉不错,欢迎点赞并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