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鳑鲏鱼:小巧淡水鱼的品种、习性及分布介绍

24 0 2025-08-01
鳑鲏鱼简介关于鳑鲏鱼这种看着小小的、在河里呀溪水边常见的小鱼,其实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是只认识但不了解。它属于鲤科,是淡水鱼里那种体型小巧——一般也就5到10厘米长

鳑鲏鱼简介

关于鳑鲏这种看着小小的、在河里呀溪水边常见的小鱼,其实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是只认识但不了解。它属于鲤科,是淡水鱼里那种体型小巧——一般也就5到10厘米长,最大也超不过15厘米,身体扁扁的,侧面看圆滚滚的,颜色倒是有的挺鲜艳,比如雄鱼繁殖期会有亮亮的红蓝颜色,雌鱼就朴素些,银灰的多,属于江南水系和北方部分河里都能见到的“原生土著鱼”。

基本概念与生活习性

1. 品种类型:常见的有中华鳑鲏高体鳑鲏、彩石鳑鲏这几种,不同品种在色块分布上有点区别,比如彩石鳑鲏的尾巴上有黑点,高体鳑鲏身子更圆;

2. 栖息环境:喜欢水流不急的浅水区,像池塘边、小河拐弯处,得有水草的地方,因为水草既是隐身的地方,也是它们吃的东西来源之一;

3. 食物特性:杂食性,就是啥都吃点,水里的浮游藻类、小河蚌幼虫、剩下来的鱼食碎屑都吃,哦对了,好像也会吃点水草嫩芽。

最特别的繁殖方式——“借蚌怀胎”

▲ 必须要说的是,鳑鲏鱼的繁殖方法跟别的鱼完全不一样!它们得依靠河蚌才能生孩子,过程还有点复杂:

1. 繁殖期到了(大概每年4到6月),雌鳑鲏腹部会有一根长长的产卵管伸出来;

2. 雌鱼会找开张的河蚌,把卵产到河蚌的鳃腔里;

3. 雄鱼紧接着在蚌的入水孔附近射精,让精子随着水流进到蚌里和卵结合;

4. 鱼卵就在河蚌肚子里发育成小鱼苗,大概2到4周后,小鱼从蚌里游出来,这时候河蚌也好,鳑鲏也好,算是“互相帮助”?(河蚌的幼虫也会趁机附在鳑鲏身上传播)。

几个常见问题解答

● Q:能养活吗?在家里鱼缸里养?

A:能倒是能,但别乱抓!有些地方野外种群不多,另外鱼缸里要养的话得放河蚌才行,不然它们繁殖不了;要困过的自来水(晾2天以上),pH值中性,水温别太高,20到25度最好管。

● Q:吃什么东西?喂普通鱼食行不行还是要专门买?

A:其实不挑嘴,普通的热带鱼粮碎末、螺旋藻片、冻红虫剪碎一点都吃,建议偶尔喂点煮烂的菠菜叶,增加植物性食物,长得更健康。

● Q:为什么捞回家后感觉养不住,没几天就死掉了?

A:大概率是水的问题或是没有给遮蔽物!鳑鲏胆子特别小,爱扎堆躲起来,鱼缸光秃秃的它们会害怕的;还有就是别喂太多食,它们体型小,吃太快容易污染水。

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的小河里经常抓这个,用虾笼放点馒头渣就能捞到三五条,如今好像没以前那么常见了…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农药,过量撒肥料的原因?总之,看着小但挺独特的一种鱼。多观察下河流清洁度,说不定家门口的池塘里就能发现这种“活宝石”。

本站声明
本站部分内容和资源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关于本站 沪ICP备20000485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