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鱼常现充血死亡?5大原因及对应解决办法汇总来啦
近年来,灯鱼鱼身上充血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,让不少鱼友感到头疼不已。灯鱼鱼身上充血,简单来说就是鱼的身体表面、鰭条基部或者眼部等位置出现红色斑块、血丝,严重的甚至整个鳃盖、腹部都红红的,这通常是鱼体不舒服,或者生病很严重的一个信号,需要咱们赶紧重视起来!
可能引起灯鱼充血死亡的常见5大原因及对应解决办法汇总
1. 水质不行是大头问题! 水质这东西,真是养鱼的命根子!要是鱼缸里的水长时间不换,或者过滤设备不给力,里面的氨氮、亚硝酸盐这些有毒的东西就会超标,就像人呼吸了污染的空气一样,灯鱼怎么受得了?它们的鳃部首先就会受伤,然后身体就容易充血。解决办法就是,定期更换鱼缸里的水,比如一个星期换三分之一左右,千万不能偷懒;还有就是过滤系统一定要持续开着,让水一直循环过滤,保持水体干净;有条件的,可以买个水质检测盒,时不时测一下里面的各项指标,心里也好有个数。
2. 鱼儿打架或者被东西划伤也说不定~ 灯鱼虽然看起来小小的,有时候也会为了抢地盘、抢吃东西打起来,或者鱼缸里有什么尖锐的石头、假水草之类的,不小心就把鱼身体划伤了。伤口一破,细菌就容易进去,然后伤口周围就会发红、充血。这种情况的话,就要看看鱼缸里鱼的数量是不是太多了,太挤了就容易打架;再检查一下鱼缸里的造景物,把那些锋利的边角都磨圆了,或者干脆换掉,别让鱼再受伤了。
3. 温度变化太大鱼也受不了! 灯鱼大多喜欢比较稳定的水温环境。要是换季的时候,或者换水的时候没注意,新水和老水的温度差太大,超过了3、4度,鱼就会感冒,身体也可能会出现充血的症状。所以,换水前一定要把新水的温度调到跟鱼缸里的水差不多,最好用个加热棒保持水温稳定,别让水温忽高忽低的。
4. 鱼儿也会得传染病的! 比如赤皮病、烂这些细菌性的疾病,很多时候发病初期鱼的身上就会充血。还有一些寄生虫,像小瓜虫(也就是白点病严重的时候)之类的,也可能会引起二次感染,导致鱼体充血发炎。这种的话,就得对症下药了。先把病鱼隔离出来,别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鱼;然后根据具体的病症,去水族店里买对应的鱼药,按照说明来用药,千万别自己胡乱加药,药可不是越多越好!
5. 饲料有问题,喂错了也不行! 如果我们喂的饲料质量不好,或者喂了一些不新鲜的,甚至是腐烂的东西,灯鱼吃了之后,肠胃可能会出问题,消化不良,严重 的时候也可能会反映在身体表面,出现充血的情况。所以,买饲料一定要选质量靠谱的,别贪便宜买那些乱七八糟的;喂食也要定量,别喂太多,吃不完的食物残留在水里坏水,也容易让鱼生病。
下面是一些鱼友经常会问到的问题,我来给大家解答解答:
问:我的灯鱼昨天还好好的,今天下班回家就发现身上有些充血,不太爱动了,但还没到那种快不行的地步,这该怎么办
答:别急别急,先别慌乱!第一步,赶紧拿个杯子或者小盆,装点鱼缸里的原水,把那条看出问题的灯鱼捞到这个隔离的环境里先养起来,避免它要是真生病了传染给其他伙计。第二步,仔细观察一下鱼缸里剩下其他鱼的情况,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症状,也检查一下鱼缸里的温度计,看看水温是不是正常,水质看起来浊不浑浊,闻闻有没有什么怪味道。大多数情况下,如果只是一两条鱼出问题,很可能是水质有点波动或者单个鱼免疫力突然变差了。这时候,先把隔离的病鱼放在安静的地方,先少量换一点点原缸水,加点盐(比例大概是一升水加个两三克粗盐就行,别加多了),看看情况再说。
问:发现灯鱼充血了,能不能直接往鱼缸里下盐或者下黄粉
答:这个可不能一概而论,得看情况!如果只是轻微的、怀疑是水质波动或者有点应激引起的充血,而且鱼缸里其他鱼都好好的,那可以少量放一点点盐,起到一点杀菌和稳住鱼状态的作用。但是,如果已经确定是细菌感染比较严重,或者有寄生虫了,那光放盐可能就不够了,这时候可能需要黄粉或者其他专用的鱼药水。不过,不管用什么药,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来,而且最好是把病鱼隔离治疗,别在主缸里大面积用药,容易破坏整个鱼缸的硝化系统
我个人觉得,养鱼最重要的还是细心和耐心。平时多花点时间观察鱼儿的状态,水清澈干净,鱼吃好喝好,环境稳定,它们很少会莫名其妙生病的。一旦发现不对劲,别拖延,赶紧找原因想办法,或许就能把鱼从死亡线上拉回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