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鹦鹉鱼饲养指南:种类、密度、水温等要点解答?
大家可知道如今人工培育出了目前为止最小的鹦鹉鱼!这么mini的鹦鹉鱼,饲养方面有啥讲究,种类又有多少,这里面门道可多着!咱们一起来好好聊一下。
鱼缸选择
鹦鹉鱼这小家伙,天性就爱自由,跟那脱缰的野马似的,喜欢广阔的活动空间。所以,咱得给它们选个中大型的鱼缸,就像给它们买了个大房子。而且,鹦鹉鱼可不喜欢热闹,不属于群居鱼类。饲养的时候,鱼的密度可不能太大,最好保持在二十条以内。要是放太多鱼进去,就跟人挤在小房间一样,憋屈得很!另外别把鹦鹉鱼和比它小的鱼养一块儿,不然它们会打架的,这就像大人和小孩抢玩具,小孩可招架不住
水温把控
鹦鹉鱼是热带来的“客人”,不喜欢低温“招待”。饲养它们的水温得保持在二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,就像给它们开了个温暖的小空调。到了冬天,气温低得像冰窖,得赶紧用恒温棒等设备给鱼缸里的水加温,不然鹦鹉鱼会被冻坏的,就像人在冬天没穿棉衣会感冒一样。只有水温合适了,它们才能活蹦乱跳,舒舒服服的。
喂食要点
鹦鹉鱼那可是个大吃货,几乎啥都能吃,食量还大得惊人,就像个无底洞。主人们每天要定时给它们喂三次食,就像给孩子按时做饭一样。可以给它们准备各类小虫子、小虾,还能搭配点鱼饲料。但要注意每次不能喂太多,不然吃不完的鱼食会把水质弄脏,鹦鹉鱼就容易生病了,就像人吃多了不消化会难受一样。
繁殖准备
鹦鹉鱼在天然环境里自由自在惯了,在水族箱里最受不了那种压迫感。海水鱼活动范围广,这和淡水鱼大大不同。根据粘性卵、漂浮卵等不同生态,得给它们准备卵巢(产卵附着场),就像给宝宝准备个小床,卵得有个附着的地方。水族箱里要放石块或其他替代品,这样它们才能安心繁殖。
光照需求
光照对鹦鹉鱼的繁殖相当重要,好多鹦鹉鱼多在黄昏孵化,灯不关是孵不出来的。不同的鱼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一样,但至少水族箱每天得有2小时 - 3小时阳光直接照射。要是光照不够,鱼都长不好还怎么繁殖!而且区分公母也有利于鹦鹉鱼繁殖,母鹦鹉鱼一般不超过尾鳍。
公母区分
公鹦鹉鱼比较爱打架,起头的可能性稍微高一点。母鹦鹉鱼在产卵前也可能突然起头,但这不是绝对的。从生殖孔部位看,公鹦鹉鱼比较平滑,突出部分很小;母鹦鹉鱼则突出较大,明显能看到。另外,公鹦鹉鱼腹部平滑,母鹦鹉鱼略膨胀,临近产卵时更明显。不过这也得看品种,有的鹦鹉鱼本来体型就圆,腹部也圆,有的体型长,母鱼腹部也不圆,所以得同品种间比较。
水质维护
饲养鹦鹉鱼一定要注意缸内水质,别让外来水、用具、新鱼、食物等把水弄脏感染了。一句话,要想尽办法让缸里的水不被外来物和外来鱼传染。记住“干燥”这个关键词,用具用完后得尽快晾干,最好晒干,干燥能让病菌消亡,潮湿就会滋生病菌。要是把迷你鹦鹉鱼和其他鱼混养,迷你鹦鹉鱼会为了领地和其他鱼打架,把其他鱼赶出自己的地盘,所以决定养迷你鹦鹉鱼,最好分开养。
说了这么多,大家有没有想自己养一缸迷你鹦鹉鱼的冲动?你们觉得养鹦鹉鱼最需要注意的是哪个方面?赶快评论留言,点赞分享本文,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养鱼小知识!